在美國生活改變我的事(二):生活習慣的適應

Anne Chang
Jun 2, 2022
在 Estes Park 小鎮遇到一年一度的 Duck Race。把黃色小鴨放在河上順水流下,看哪隻小鴨最快抵達終點,獲勝獎金由小鎮上的店家贊助,報名費及小鴨購買的收入捐給鎮上的慈善組織。

(註:照片是去Colorado玩的時候拍的,算是反映某種美國『西部』生活。而內文主要寫的是我在密西根生活的感受,或許比較反映某種『中西部』的生活。美國很大,很難一概而論。)

生活習慣的適應

我在美國的『台式』生活維持了將近8 個月。

密西根大學台灣人很多,也有亞洲超市和餐廳。我跟台灣室友住,吃飯煮台灣菜。這一年,在生活層面,我就像是換個環境過台灣的生活。除了沒有家人朋友在身邊,然後買不到台灣常吃的蔬菜,本質上生活沒什麼改變。

直到上個月,和一位美國同學進行了一場 Colorado + Utah 公路之旅。五天住在猶他州 Moab 小鎮一間旅館,每天開著一輛 Toyota Tendra 皮卡去看紅色沙漠;另外五天住在她父母位於洛磯山脈附近小鎮的家(很有阿爾卑斯山上少女的生活感),白天一起吃飯、爬山、看麋鹿與角羊。

這10天,我對『美式生活』的適應速度比過去一年都快。

短暫成為美國同學家的一份子,跟著過他們的日常生活。對於一些我在台灣絕對不會遇到也難以接受的事情,竟然慢慢也就適應了。

——環境果然會改變一個人。

現在結束旅行回到密西根,又漸漸過回了之前的台灣人生活XD 不過有部分的美式習慣悄悄地滲透進來,沒有好或壞,就是一個適應環境的過程吧。

以下淺談我印象最深刻的生活習慣差異。

2022年5月,攝於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吃的習慣

  • 喝冰水。餐廳提供的杯水預設都是冷的(加冰塊)。這是我花了最久才適應的一件事,受到中醫觀念影響,我一直只喝熱水。現在已經練就起床後一大杯冰水也不會胃痛(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 呈上,熱水是用來泡茶或飲料的,沒有人只喝熱水。同學的媽媽看到我燒熱水然後只喝熱水什麼茶葉茶包都不加,十分震驚。
  • 零食可以作為正餐的一部分。Chips(樂事那種洋芋片或多力多滋那種玉米片)是餐廳很常見的 side dish。即便在家裡,也會打開一包薯片然後倒在盤子裡作為午晚餐的一部分。這在我台灣的家裡絕對無法接受……
  • 廣泛而言,什麼東西都可以作為正餐。在台灣很習慣一餐有主食、兩菜一湯等配置。在美國,兩片方形麵包夾一些東西(三明治)、兩片圓形麵包夾一些東西(漢堡)、熱狗等,只要裝上盤子都可以作為正餐,對正餐的期望比台灣人隨性很多。
  • 三明治是午晚餐。在台式早餐店會吃花生三明治、總匯三明治等,很自然地把三明治當成早餐;在美國,三明治塊頭很大,料很多,更像 subway 那種潛艇堡,是拿來當午餐的。早餐也有所謂三明治,但很多是貝果或瑪芬當麵包體而不是吐司。然後甜抹醬的如花生醬三明治、巧克力醬三明治不是早餐,是點心。
  • 蔬菜主要吃冷的(沙拉),少數時候用烤的。和台灣的菜用燙或炒的、熱騰騰端上桌很不一樣。
  • 呈上,給自己做吃的不等於 “Cooking”。例如,倒一包薯片,用冷的食材組裝一個三明治,嗯…一餐完成了。

(註:關於食物簡直太多能寫了,好多事想吐槽。胃果然是一個人最根深蒂固的身體記憶XD)

最好吃的美式早餐是… Homemade pancake! 雖然還是比不上我心目中的台式早餐XD

住的習慣

  • 用洗碗機。這跟使用多個碗盤分裝不同食物的習慣有關,一餐可能會產生好幾個髒碗盤,累積一定的量用洗碗機比較方便。(還比較省水,一個美國朋友說,這一點需要數據證明)
  • 呈上,水電費比台灣貴,會有意識節約水電。(我覺得這才是正常的,台灣的水電費太便宜了,可能忽視很許多無形的外部成本……)
  • 用烘衣機。只有不能烘的衣物會自然晾乾。
  • 廚房水槽底部有攪碎機。我第一次眼睜睜地看房東示範(他一定覺得我是傻瓜),嘆為觀止。手千萬不要伸下去就是了。
  • 有車庫。這個可能在很多美式電影裡看得很習慣了,但車庫真的是房子必備環節。通常跟房子本體連著方便停車後進出,如果沒有,有的房子會額外加蓋獨棟小車庫滿足需求。
  • 有地下室。通常拿來儲物、放洗衣機,有人會打造成工作室等。在密西根很多房子很老舊(百年歷史),地下室是在岩縫中打出來的(?),會有裸露的岩層,像山洞一樣,被戲稱是Midwest style basement
  • 室內可以穿鞋。並不是說在室內會一直穿著鞋,而是和亞洲人進門馬上拖鞋的習慣相比,美國人『可以』穿鞋踏進客廳、飯廳,而不會被主人大呼小叫(對,大呼小叫的人就是我,我房東第一次穿著鞋踏進我家修東西,我簡直想把他轟出門)。美國人對家裡的公共空間態度比較不怕髒、不怕踩,至於臥室或書房等私密空間,一般還是會拖鞋。
  • 床鋪被子蓋多層。蓋在身體上的是一層薄薄的 bed sheet(這我在台灣只有在某些飯店見過),再往上是薄被/薄毯、厚被。
  • 早上出門前沖澡。讓自己神清氣爽地出門。有些人回家也會沖,一天洗兩次澡。
  • 不一定用吹風機吹頭。美國同學和她媽媽都習慣自然風乾,如果是睡前會在枕頭上墊毛巾,就不會弄濕枕頭。如果在我家,不吹乾頭髮就睡覺會被碎碎唸說會引起頭痛(這是中醫的觀點嗎?但我反正也不喜歡濕著頭髮睡覺就是了)
  • 衛生紙的文化意義。廁紙(輕薄小筒狀)、廚房紙(厚、大筒狀)、餐巾紙(方形),是三種不同的使用場合。有一次野餐時因為沒餐巾紙,只能用小廁紙來墊食物,美國同學的媽媽表示『讓人很沒食慾』。
  • 購物袋的文化意義。有一次我不想浪費塑膠袋,結帳完沒有把商品裝袋而是抱在手上。美國朋友說他覺得不裝袋有種偷東西、沒結帳的觀感(?),所以 習慣裝袋,即使只買一個小東西也是。
Colorado 的美國同學家,走出門就撞見一群 Elk……嗯,在密西根出門也可以撞見一堆松鼠和兔子,不遑多讓吧(?)

行的習慣

  • 有一輛車的重要性(公共交通的匱乏)。沒有車雖然不像沒有腳那麼誇張,但生活範圍顯著地受到限制。美國盛行個人主義,對公共交通非常不上心,美國人也非常習慣通過自行開車來解決『缺乏公共交通』的問題。我有美國朋友活到二三十歲,從來沒搭過火車。對於很習慣火車出行的台灣人我簡直難以置信。
  • 車頭停車。這是很棒的一件事,我再也回不去車尾停車了。XD
  • 車子要讓行人。身為來自路上各種交通工具橫衝直撞的台灣人,第一次要在車子面前大步走過,心裡真的怕。直到大概三個月後才習慣不在車子接近時反射性地停下,而是向前走,讓車停下來等我。
校車 School bus 是少數比較用心的公共交通設施。攝於 Utah Arches National Park。

穿著打扮的習慣

  • 不管胖瘦,都不介意露肉。露肉非常常見,不像在台灣因為較少見,會被多看好幾眼,或者會覺得穿得少是『太開放』。
  • 穿成啥樣都沒人在乎。除了裸體以外,穿著是自己的選擇,沒人有資格說話,也不會被別人一直看不停或品頭論足。
  • 『運動舒適風』很常見。講的好聽是舒適風,講白了就是 sweatshirt, sweatpants 往身上一套,棒球帽往頭上一壓就能出門,非常隨性。在台灣,我很常被我媽念穿著太隨便,出門至少換一條牛仔褲之類的。我覺得台灣人在亞洲國家裡已經是穿著比較隨性的了,看來與美國人的隨性程度相比望其項背。
嗯…舒適戶外風?右邊是宣導預防山火(Wildfire)的 Smokey Bear,攝於Colorado。

社交的習慣

  • 撇除看起來有攻擊性的人之外,對陌生人打招呼很正常。在大樓門口、教室門口、電梯裡、步道、小徑……只要對到眼或擦肩的距離,說一聲『Hello』很正常。美國人覺得忽視別人或被忽視很不禮貌,意識到同一空間的人並做出表示(微笑、點頭、打招呼)是表示友善的社交舉動。
  • Small talk 基本上是為了聊而聊。大多停在天氣、去哪裡玩、食物、寵物等。大部分是轉場用的(要接到工作的話題、在同一空間偶遇),不會超過三五分鐘。
  • 講話很正向,會誇大一兩級正向程度。普通的事情動不動會用 Amazing, the best ever 描述,How is it going 的回答基本上是 Great / Pretty good 起跳。如果回 “Fine” 會被理解為很普通甚至心情不太好。我的中文口頭禪有一句是『不錯』,導致我很習慣英文說『not bad』,而我得像我的美國同學解釋,當我說 not bad 其實是一個非常正面的意思。(註:這篇文章精闢地寫了外國人對美國人講話正向的觀察)
  • 美國人喜歡讚美別人,加上講話誇大,聽了當然是讓人很開心,要信幾分就自己斟酌。而我身為不在讚美環境長大下的台灣人,正在學習如何習慣表達讚美及接受讚美,以免讓人覺得我很嚴厲(?)
  • 對教授、長輩用 First name稱呼。一開始不習慣,去同學家不說『阿姨好』『某某媽媽好』,對教授也不說教授,而是像平輩一般直呼名字。後來就習慣了,反而覺得加上敬語或是 Sir/Maam 有疏離感。生活中我只有聽過客服對客人,或乘客對公車車掌這麼叫過。
  • 第一次見面不聊個資(年紀、工作)及關係(認識誰)沒問題。通常給對方自己說,即使只說名字也沒關係,社交能力比較成熟的人也不會追問。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去另一個朋友家,在場的人都不認識,我只報了我的名字,其他都沒說,也沒人在意。每個人有不同的社交方式,有些人到比較熟才慢慢 open up,那也是個人選擇,不用有壓力。

提到社交就慢慢牽涉到『文化適應』的部分了。下篇再來聊聊關於在美國的文化適應。

--

--

Anne Chang

Mixed-methods UX researcher. Grew up in Taiwan, worked in East Asia, now study HCI & Data Science at U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