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在做什麼
這篇文章寫給對市調產業有興趣的人,以研究員的角度,分享市調/調研產業在做什麼,如下:
- 市調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對象
- 市調公司怎麼蒐集消費者資料
- 該找市調公司做研究嗎?
- 市調研究員的日常
- 大哉問:市場調查對客戶有多大影響力
市調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對象
市調業是B2B公司,賣的產品是「從消費者身上蒐集資料,從資料中得來的商業洞察」。
客戶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主,窗口通常是該企業的市調或行銷部門,有時候也會和其他代理商或顧問公司合作,負責蒐集消費者資料。
企業主對資料的需求形態有兩種:
- 例行性(tracking):長期監測消費者的行為,每一波測量的東西差不多,主要是看一段時間內數據是否波動、如何波動。在台灣最有名的是 Nielsen的媒體測量和通路銷售資料,以及Kantar Worldpanel的家戶消費資料。
- 定制型(Ad hoc/customized):特定主題的資料蒐集,調查內容因應該企業當下的需求而高度客製化,通常為一次性調查。
我接觸到較多的是後者,即定制型的專案調查。常見的情境是,企業主帶著滿腹疑問來找市調公司,調查內容包羅萬象,從消費者行為調查、企業產品賣不好的原因、例行性產品/服務品質監控、新產品概念測試....
市調公司確認好研究需求,接著轉向消費者,利用市調技巧向消費者蒐集資料,最後將這些資料和洞察以報表、報告、白皮書等形式,遞交給企業主,完成整個市調服務流程。
市調公司和其他代理商(廣告業、公關業等)或是顧問公司,有什麼差別呢?
最大的差別是,市調公司的核心業務是「從消費者身上蒐集第一手資料」,其他業務是附加的。
為了提高服務的價值,近年市調公司努力朝「顧問化」的方向發展,希望自己除了是「資料供應商」外,還能提供深入的商業建議,幫助客戶決策 (還可以跟客戶多收一點錢)。
不過因為公司本位和強項是市調,出發點都還是base on消費者調查的資料,其他面向如客戶公司的內部資料庫、整體策略面的東西,比較碰不到。
(題外話,這篇文章提到中國的市調產業生態,可以看看,貼文回覆也滿有意思的)
市調公司怎麼蒐集消費者資料
傳統市調公司蒐集資料的方法,就是「發問」。
想知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眼中是什麼樣子?問消費者;
想知道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流程有沒有地方可以改善?問消費者;
想知道某一塊潛在市場的消費力有多大?需求在哪裡?問消費者。
「問消費者」說起來簡單,實際在執行上有許多眉角,都會影響到最終資料的品質,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設定樣本」。設定樣本的主要問題包括:
- 問誰? 那些人可以提供你想要的資訊?要怎麼找到他們並讓他們受訪?
- 何時問?這個時間點問這樣的問題,消費者回答有意義嗎?
- 問什麼?什麼樣的問題才能真實反映受訪者的行為、想法?
- 怎麼問? 要做質化還是量化的調查?用什麼媒介來問(電話訪問、街頭攔人、網路問卷、簡訊問卷…..)?怎麼控制訪問品質?
上述每一個面向都很重要,可說是研究員這份工作的精華,有時候靠統計理論解決,有時候仰賴經驗和對人性的觀察,除外還取決於客戶願意付出的金錢與時間成本。這部分博大精深,有機會再細談。
除了向受訪者「發問」,另一個常見的資料蒐集方法是,主動請受訪者「紀錄」自己了做什麼事情。
例如,著名的Kantar Worldpanel 的消費者指數,就是找到一群受訪者,請他們紀錄自己的花費,到哪些商店買那些品項,什麼牌子,花了多少錢,等等,這些消費行為資料整理起來,可以賣給許多企業品牌主,讓他們從資料中挖出自己需要的資訊。
在許多定制的研究案中,也會用上紀錄的方法,例如:請受訪者寫日誌、試用產品然後紀錄使用狀況等。
「發問」和「主動紀錄」是市調公司研究方法的主流,有時候會搭配其他方法 (如:社群監聽、眼動追蹤、田野調查….),以取得更多面向的資料,但是整體而言不脫這兩種。
那麼,發問和紀錄這兩種型態的調查方式,差別在哪裡呢?
第一個差別在於「時間」。
「發問」是一次性的,想像一條時間線,發問式調查是在某個時間點一刀切下去, 請你回想過去一段時間內在做什麼、在想什麼。而「記錄」是連續的,不必回想或揣測,把當下記錄下來就對了。
這個差別比較好解決;如果希望發問的資料多一個「時間」變項,把頻率切細一點就好了,例如:每周一次,也可以減少回憶失真的狀況(只是減少,沒辦法消除)。
第二個差別比較難以捉摸:有時候,人們嘴巴說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
發問畢竟是「問答」的動作,在某些情境下,人們可能不會給出真實的答案。
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是不想透露(例如:關於收入、疾病、感情等隱私問題),有時候是文化習性(例如:滿意度調查,亞洲消費者習慣給高分);更多時候,是消費者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例如:很多行為是出於下意識的習慣或感覺,消費者自己也沒發現,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
主動紀錄的狀況可能沒那麼嚴重,但還是會面臨到同樣問題。
撇開市調公司現況不談,「發問」和「主動紀錄」都是用「介入」的方式蒐集資料,因為是要求受訪者去做出一個動作 (回答問題或是紀錄),可能都會有「說(紀錄)的和做的不同」的狀況。
這是關於研究方法的課題,有機會再細談。
那麼,什麼時候適合用「發問」,什麼時候適合用「紀錄」呢?
一般而言,高頻次或習慣性的行為(例如:日常消費品的採買,通勤、吃飯、睡覺等日常行為等),用「紀錄」來蒐集資料比較準確。
而關於認知、感覺方面的研究 (如:品牌形象、滿意度、需求等),就適合用發問式調查。久久一次的行為(例如:採買家電、出國旅遊、或特定主題)也常會用發問的方式蒐集資料,避免紀錄的時間成本高昂。
該找市調公司做研究嗎?
這一部分是我的個人看法,如果有人有不同想法,歡迎留言分享、討論。
先說我覺得適合找市調公司的三種情況,最好同時成立再來。一來是市調公司的服務不便宜,二來是身為代理商,市調公司畢竟沒有比你更了解你的公司(不過他可能比你更有調查消費者的專業),給出的決策建議不一定適用公司當下的營運狀況。
所以先確認好你的公司符合以下三點:
1. 還在探索市場的階段,對市場不了解,想知道"概況"
常常發生在:
- 某個產品要進軍新市場前,例如台灣品牌要前進東南亞、歐美,但是對當地消費者的習性不熟;
- 某個品牌想要擴大產品線,跨到一個以前不是主要消費者的族群
2. 沒辦法自行蒐集資料,或是自行調查的成本比市調公司來做還要高
原因很多,例如:
- 沒有蒐集資料的管道(沒有資源或方法去量測,或是做得不夠)
- 有資料,但是你尋找的答案不在你的資料裡 (如:競爭對手的市場分析、潛在顧客分析)
- 沒有資料,決定做調查,但缺乏調查市場或消費者的專業
- 有專業人才做調查,也想好調查方向,但是發現市調公司來做比較便宜
3. 產品生產期長或是成本高,沒有辦法快速修改、迭代
常發生在汽車或精品等高價商品,生產成本高,沒辦法像快速丟到市場上測試、迭代;最好生產前就查好市場資訊,目標是推出後一步到位。
因為市調公司是調查消費者的想法,我覺得在找市調公司前要想清楚:如果現在調查回來了消費者說的東西,這些說法會幫助我做決策嗎?還是說有其他指標可以替代「消費者說」這個metric,促成更好的決策?
我個人的想法是,整體而言,產品在線上的公司,有很多方法可以蒐集、記錄內部數據,或甚至直接將產品或部分功能推出做A/B測試,直接看使用者的反饋,這種狀況下我覺得不大需要找市調公司做量化研究(除非目的是找公正第三方來提供外部數據)。不過如果公司內部沒有調查使用者經驗的專業人才,或許會需要質化研究。
市調研究員的日常
剛進市調公司的菜鳥研究員,主要時間會花在:內部溝通、資料清理、作報告。
比較有經驗的研究員,就能獨立負責調查案,和客戶溝通需求、制定研究方法、設計問卷/訪綱、調查流程控管、決定報告方向、最終報告產出。
主管級的研究員,除了是整體研究計畫負責人,通常也負責客戶關係管理。
不同公司部門和職位劃分不同,有些公司業務端和研究端可能會拆開,實際狀況看各公司需求。
研究員最怕遇到的事
執行端的問題我覺得還好,因為我們公司較成熟,在流程控管上執行得不錯,整體執行一般都還算順利。
個人覺得比較麻煩的反而是客戶這一端。
小氣的客戶是個問題,但不是大問題。小氣的客戶雖然不願意花錢,至少還說得清楚自己要什麼,這一點我覺得好解決,就是提供他符合他價格的服務,並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高品質,之後有機會再合作,慢慢讓他信任我們,覺得值得花這個錢。
最怕的是遇到說不清自己需求的客戶。
給一個很廣泛的研究題目,實際上說不明白自己的公司需要什麼,可能因為他自己也不夠清楚。沒有方向的時候,市調公司可以提供建議,但是我覺得很現實的是,身為第三方,我們畢竟不清楚公司的營運目標和狀況,僅是就市場調查的專業建議調查方向。
如果就這樣執行下去,最後收回資料的時候,發現客戶其實想要這一塊、那一塊,但一開始沒說清楚,所以沒做到,那就很煩人了,一方面這次調查結果可能對客戶沒有太多實質幫助,二方面我自己也會覺得很嘔,花了這麼多時間執行調查,最後出來的資料卻沒有什麼價值。
有經驗的研究員,在一開始就會和客戶作最大程度的溝通,確保客戶完完全全知道最後市調公司會產出什麼資料,而這資料到底是不是他所需要的。如果一開始就無法對焦,有時候衡量之下,也會先建議客戶不要來做市調,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對他會比較有幫助。
大哉問:市場調查對客戶有多大影響力
最後,身為市調公司內部的人,我常常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身為代理商,因為我們不一定看得到客戶實際上做出的決策,所以遇到在產業端的朋友時,我很喜歡問他們跟市調公司的合作經驗,去了解市調研究對企業在決策上有多大的影響力?能滿足什麼樣的需求,又有哪些侷限?
還有一點我覺得是以後的趨勢:傳統發問式市調漸漸被不同的資料蒐集方法取代,尤其量化的這一塊很明顯,畢竟現在在網路上、接觸點上撈資料要比以前容易得多。以後AI再發展得好一點,量化研究完全被取代也不無可能。市調公司自己應該也都是有意識到的。
這部分的回饋陸續蒐集中,如果你有想法,也歡迎和我分享。
參考資料:
- 尼爾森收視率監看 http://www.nielsen.com/tw/zh/solutions/measurement/television.html
- Kantar Worldpanel 消費者指數 https://www.kantarworldpanel.com/tw
- 關於研究方法的參考文章很多,在偏向質化的使用者研究部分,我很推薦看Nielsen Norman Group 的文章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which-ux-research-methods/
- 偏向量化統計的部分,資料就更多了,書的話推薦<統計,讓數字說話!>,裡面提到很多實際應用在市場調查的案例;網路文章的話,最近在看這一篇,也滿簡潔好懂:http://sdachen.blogspot.tw/2013/10/what-is-statisti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