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英文暱稱與本名的選擇

Anne Chang
11 min readAug 22, 2021

--

馬上就聯想到《你的名字》,我看了三遍!

寫這篇的契機是九月一門課的課前調查問卷,問卷開頭需要填 First Name, Last Name and Preferred Name。

「Preferred Name」這一欄的敘述如下:

What would you prefer to be called in class? Usually, this would be your first name or a nick name. *

All course activities will be conducted on a first-name basis. Please provide your one best preference. (Having two options only confuses us!) If your name is frequently mispronounced by English speakers, you can also include guidelines for pronunciation.

瞪著這一欄 Preferred Name ,我有了一個大哉問:我到底要填英文暱稱,還是本名英文拼音?

英文暱稱

許多台灣人開始學英文時都會取英文暱稱,我也不例外。

我是 Anne — 我從8歲起使用這個暱稱,即便它和我的本名沒有任何關係。小時候的英文課我叫 Anne。在所有網路社群平台上我叫 Anne。畢業後在外商公司工作我叫 Anne。和我要好的朋友們有些也直接叫我 Anne。

這個暱稱跟了我整個童年、青少年直到入社會,幾乎等於一輩子。因此,雖然他和我中文本名完全無關,我非常習慣耳朵上聽到這個名字,並將這幾個字母指向於我這個人——我的身份、我的個性(不只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很能代表你』,雖然我不是特別相信所謂名字的象徵,有點像星座那樣是非科學的性格理論吧)、甚至是我的成長回憶。

名字只是人為的代號,但是在代號上(至少有些代號)人們建立起了意義。

我自己也喜歡這個名字,這裡有個小故事——原本我的名字拼法是 Ann,但在我國中時讀完了《綠屋的安妮》( Anne of Green Gables),因為喜歡這本書所以我決定把名字改成 Anne,並對於「能夠對自己的名字動手腳」這件事感到自豪。

畢竟中文名字是爸媽給的,英文名字是老師給的,但是最後的最後,「我的名字」也有我自己的意志在裡頭,這件事讓青少年時期的我有種莫名驕傲,並打從心底認同它。

非母語環境下的名字

而現在,人在夏末天氣晴朗的 Ann Arbor,準備在密西根大學開始兩年的碩士生活,我遇到的一個有點重要的問題就是——我要讓人以「Anne」認識我,還是以英文拼音的「xxxx-wen」認識我?(打個馬賽克,指我的本名XD)

老實說,我個人會選擇 Anne 這個名字。

可能對有些人而言,英文暱稱是個有距離感的名字,甚或以英文暱稱代稱會失去「本人」的意義。但是我沒有這個問題,因為 Anne 這個名字從小跟我跟到大,對我而言是個親切的名字,它累積的回憶重量也足以代表「我」本人,包含在所有社群媒體上出現的我。

反而是「xxxx-wen」對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需要重新適應的代號。

在中文母語環境,人們用漢字直接叫我或寫我的名字。但是「xxxx-wen」這個英文拼音,只會出現在護照或重要證件上,對我而言,每次看到這名字都是在正式的場景,它隱含一種非常嚴謹、official 的意義。

聽到人叫我「xxxx-wen」(不帶四聲聲調的非中文母語發音),我幾乎會下意識地端正坐姿、擺正衣袖、挺起背脊,整個人像一把上膛的槍一樣(?)做好了準備。反之,聽到「Anne」這個名字,我幾乎不會特別有反應——就是很隨性、daily life 的日常場景。從小到大聽了千萬遍。

這是第一個原因,從我自身習慣出發的原因。

當然,還有第二個更有爭議性的原因—— 因為本名拼音對老外而言較難發音,使用常見的「英文暱稱」可以讓老外更方便、更正確甚至更親切地稱呼你。

有些論點爭論台灣人從小取英文暱稱這整個社會行為是「崇洋媚外」,去設定一個名字專門迎合非中文母語人士。在這裡我不討論從小取英文暱稱的社會現象,只說我自己的個人想法及自身情況。

說真的,其實我不在乎老外知不知道我的本名。我也不想花時間教別人怎麼唸我的本名,我甚至不在乎他們能否完全發音正確。

UMich International Center 的 Blog 上有一篇文章,是一個哈薩克的國際生寫關於他的名字、他的種族外貌、他英語中夾帶的俄語腔調(因地理歷史因素影響,有些哈薩克人母語是俄語)對他的密西根生活的影響。

其中這一段關於「名字」 — —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I absorb the culture and conditions surrounding me. Sometimes, I have to adapt to them. For example, I learned to introduce myself in such a way that American could pronounce my name. Otherwise, I would end up repeating it 4–5 times, thus, creating an awkward situation.

Do I like that people pronounce my name wrong here? Not really… Do I want to force them to say it the way it should be? Also, not really… There regularly occur the situations when foreign students have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sacrificing a piece of their national/ethnic identities and keeping nice and smooth conversation.

I concluded for myself that it is fine to adapt to the needs and conveniences of others by adjusting the way I talk and interact. At the same time, I always keep inside of me the fact that I am from Kazakhstan, that I consider myself belonging to the Central Asian ethnic group and that the first language I started to speak was Russian.

這一段話讓我心有戚戚焉。唯一差別可能只在於,使用英文暱稱並不會讓我感覺犧牲我的national/ethnic identity,可能因為我太習慣並且實際上喜歡「Anne」這個名字。

而在最近一系列系上舉辦的 Virtual orientation活動上,出於偶然,我既有使用到個人 Zoom 帳號登錄(顯示名字為「Anne Chang」),也有使用過UMich 學生帳號登錄(顯示名字為「xxxx-wen Chang」)。

而我明顯感覺,「Anne」這個名字有互動感多了。在 Q&A 環節,講者會說「Anne raised a question about….」「Thanks for the question, Anne!」

但是當我顯示為英文拼音,講者經常下意識地略過名字,變成「A student raised a question about…」「Thanks for the question!」,或者在試圖唸出拼音前停頓一兩秒,略帶遲疑地說出這個名字,講完還要帶一句「不好意思,希望我沒念錯」之類的。

對一個一次性的活動或者初次見面的活動而言,這些都太、太、太麻煩了。遠不如直接叫「Anne」來得省事且親切,無論對我或對於那位講者。

當然,如果是一段長期的工作或課業合作關係,那可能「Anne」或「xxxx-wen」就沒什麼差別,都要當合作夥伴了,一定至少得習慣對方的名字吧!也許前幾次唸起來不順,後面總會習慣,這個聲音、這個符號,就代表著這個『人』。

可以叫暱稱嗎?

如果我可以選擇,對於非中文母語的朋友,我希望被稱呼為「Anne」。一方面「Anne」對我自己是熟悉的暱稱,也賦予我足夠多的個人意義的重量。另一方面,唸起來就真的比較方便又省事。

這讓我想到在另一個國際生迎新活動上,遇到一個巴西人叫「João」,我念了幾次都發不好他的名字,他乾脆的說就叫我John 就行,João 就是葡萄牙語的 John,沒有差的。

然後想起我之前認識的其他朋友——Mikolaj 被叫 Nicola,Peter 被叫 Jack (用Middle name 取代 First name),還有將名字縮寫或使用很長的First name 的其中一節作為名字的泰國與印度朋友——都是所謂的『暱稱』。

但是校園場景,有點介於非正式與正式之間。在學校的註冊資訊、學生email 帳號、Zoom 帳號上,我以「xxxx-wen」的身份出現。在課堂討論中,我偏好以「Anne」出現,而這兩個名字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便容易產生混淆。

突發奇想地想,要是小時候我被叫 Wendy 就好了!(Wendy 實際上是我妹的暱稱XD)。既有呼應到「xxxx-wen」裡的wen,也是一個好念的暱稱。就好像有些名字中文唸起來像英文的人,也不會另外取英文暱稱,便可以省去這種煩惱吧!XD

最後……在那份課前調查問卷上,「Preferred Name」那一欄,我還是寫了「Anne」。然後加了幾句話,說明這是我從小用到大的習慣的 nick name,雖然跟我的註冊名稱和email 帳號沒有任何關聯XD Anyway, please feel free to call me Anne!

延伸素材

關於名字與種族/國籍的討論,推薦這兩個 materials:

  1. I Am Not Your Asian Stereotype | Canwen Xu | TEDxBoise

這是一個很啟發我的 TED Talk,這位講者幽默、流暢,用自身經歷帶出亞裔美國人的種族問題。這位講者大約和我同齡,給出這個演講時他18歲。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這麼勇敢與坦承。

2. Race after Technology: Abolitionist Tools for the New Jim Code by Ruha Benjamin

這是我們UMSI 系上 Orientation “Common Reading Experience” 的閱讀材料,探討網路科技發展對於種族議題的影響。關於為什麼選擇這本書,系方是這麼寫的:

UMSI’s mission statement reads, “We create and share knowledge so that people will use information — with technology — to build a better world.” In order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t i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that neither information nor technology is neutral, both are impacted by the humans that produce them. In this book, Ruha Benjamin, a sociologist, “details precisely how modern automated technology…can perpetuate existing structures of discrimination through it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這本書開篇就在講關於取名這件事,如何影射一個人的種族/國籍身份,以及帶有“種族感”的名字對於美國社會各方面帶來的影響。

我目前看了第一章,心裡五味雜陳,這本書有許多深刻的觀點,有些在我看來有些激進。一邊看的同時,也一邊記筆記去挑戰作者的某些想法。下周系方會辦一場 virtual reading discussion,希望屆時能聽到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分享對書中議題的觀點。

--

--

Anne Chang

Mixed-methods UX researcher. Grew up in Taiwan, worked in East Asia, now study HCI & Data Science at U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