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一週:迎新場合不退縮

Anne Chang
9 min readAug 29, 2021

--

想想自己付了多少學費,又有了動力面對一切!

Campus Tour 涉水過噴泉,是個雙向儀式,畢業時要反方向再走噴泉一次!

開學前約了一位台灣學長吃飯,閒聊間他講了一段驚人的話:他曾算過,在學費高昂的UMSI,用學費除以學分及上課時數後,大致可以想成,如果你翹一門課,你等於直接損失一支 iPhone。

我的第一反應是下巴掉下來……但想想,畢竟一學期幾十萬台幣的學費,的確可以買好幾支 iPhone。

這個簡單好懂的換算法震驚了我和我的室友,一段無心插柳的對話,從此衍伸成為我們彼此激勵的方式XD

作為非英文母語的國際學生,因為語言不熟練及不熟悉美國文化,很多場合常常會想退縮,從一開始就放棄參加活動,或者縮在角落不發言也不敢問問題,試圖消滅自己的存在感。

畢竟只要不參與、不嘗試,就是站在舒適圈裡,不用擔心產生尷尬、挫折、自我懷疑等種種不舒服的情緒。

但是在這種時刻,想想學費,就會從自我中心的擔心 (self-conscious) 情緒裡清醒過來—— 「難道我花了這筆錢離鄉背井來這地方,是為了站在舒適圈裡看(我買的)iPhone 被丟到水溝裡嗎?不行,我要參與!」

後來,只要有參加活動、利用到學校的任何資源,即便過程有些尷尬,就可以說:「有花到學費,值了值了!」

以下紀錄幾則開學前迎新活動中,特別「激勵(?)」的 體驗。

1: UMSI Trivia Night (virtual)

Ann Arbor 有幾棵樹?1.45 million!

參加前,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活動,活動說明只寫贏了有20美的獎金,為了賺錢的機會於是硬著頭皮參加。

加入Zoom 才知道,Trivia 是一種類似機智問答的遊戲。主持人可能沒想過有國際學生敢來參加(?),問題非常美式,對外國人簡直難到爆炸XD

第一輪是 UMich 冷知識(Ann Arbor 有幾棵樹,哪一任美國總統是UM校友…);第二輪是猜朗朗上口的廣告標語是什麼公司(Apple, United Airs, Airbnb, 還有一堆我沒聽過的電視廣告零食);第三輪是由一串敘述猜三個押韻的詞(mellow yello cello,非母語的我這一輪零貢獻);第四輪是聽歌猜歌名裡有 Dance 的歌曲及歌手(這輪是我會最多的,猜到三首: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Whitney Huston; Just Dance, Lady Gaga; Dancing Queen, ABBA)。

雖然我幾乎零貢獻,但是靠著強大的兩名美國隊友,我躺贏了這個比賽,我全程只是尷尬微笑和記筆記,忙著理解隊友飛快語速,然後就這麼贏了20美金…哈,哈,哈。

(額外收穫是Spotify 裡多了一組歌名裡有Dance 的美式歌單。特別喜歡 Dancing in the Street, The Motown Song,聯想到六七零年代黑人舞曲曲風)

2: Campus Tour (in-person)

因應COVID, 所有校內建築入內都要戴口罩

由舊生帶一群新生走遍校園、認識建築,路上讓大家和前後左右的人閒聊社交的活動。

Campus Tour 我參加了兩輪。第一次是學校整體辦給所有新生的,Tour 大概一小時,我和兩名室友一起去,整群十幾個人裡,貌似只有我們三人是研究生,其他都是各系大學生。有趣的是,在走路的過程中,發現人們三三兩兩按照 Demographic 自成群體——白人男孩,白人女孩,亞裔男孩,亞裔女孩——彷彿是不成文習慣,人們下意識先找和自己看起來更相似、更熟悉的個體去靠近。

第二次參加的 Tour 是 UMSI 系上新生Tour,總共有四五十人。在一群浩浩蕩蕩移動的人群中,尷尬的點是『如何認識新朋友』。當然,要靜靜移動也可以,只是——來都來了,趁機會練練嘴吧!

看到前一晚 Trivia Night 的兩位隊友,我很高興的先認出他們並打招呼。這兩人昨天在 Zoom 裡猜題閒聊時還比較 chilled 的樣子,當面反而不時有尷尬的沈默感,感覺性格也不是那種社交熱絡的外向類型吧。

大名鼎鼎的UM 紀念品店——M Den,衣服文具,寢具窗簾,全都可以做成紀念品!

走的過程中比較靠近一位黑人女孩,穿著長及地的草綠色長連身裙包覆整個身體,戴著頭巾和口罩。她一個人靜靜走著,我於是趨前跟他說哈囉,我是 Anne。她回頭,眼裏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愉快,一開口是純正的美式口音:Hi, I’m Fardowsa. Nice to meet you.

(這名字是後來交換電話時她拼給我的,一開始我完全只靠重複唸幾遍,用舌頭記憶名字)

他是隔壁的MHI (Health Informatics),大學念 Ohio State University。當我問他是否很多 Ohio 的人會來Michigan,他是否有遇到同鄉,他回說不太知道,但他知道一件事,Umich 和OSU 在各項運動比賽上(尤其美式足球)是世仇,已經20年!

我問他那兩隊比賽時他要為哪隊加油,他狡黠地說:如果人在Michigan,那還是幫 Umich 加油好了,for her own safety. XD

整個 tour 持續接近兩小時,我也和他聊了這麼長。從家鄉、為什麼選 UMich、為什麼念這個 program、交通、買車、家人….. 她感覺也不是一個社交熱絡的人。她甚至沒有臉書,這一點讓我挺驚訝,我以為在臉書發源的大本營美國,臉書應該幾乎等同於微信在中國的地位才是。想想反而是身為外國人的我早在2009 年就開了臉書了,這反差很有趣。

Fardowsa 聳聳肩說,在結束一個階段時他常把之前的 social media關掉,一直看同儕的生活讓她覺得壓力很大。想想也是,Social media 有時候可以是很毒瘤的存在,尤其如果你的外貌或內在不同於主流時。我原本想順著問他的穿著是不是有宗教信仰因素。但再想了想,初次見面還是不提這個話題,雖然我很好奇,但我不想讓對方認為我眼中有所謂的「正常」穿著。好奇心有時也是造成許多無心的冒犯。如果之後還有一面之緣以外的機會再聊吧!

3: Peer-to-peer Conversations (virtual, in-person)

第一場 P2P conversation

UMSI 系方開了一個線上Excel表單,在開學前一週和第一週,讓有興趣的舊生自行開團,認識新生。可以線上也可以實際見面。P2P conversations 介於正式與非正式的說話場合,除了認識人,也很適合練習 small talks。

題外話,我覺得對我而言,日常生活的 “Small talks” 有時候比課堂或工作上的正式英文還難、要花更多時間適應。

一方面在台灣,大家不太在買菜、搭車、課間休息等時間和陌生人搭話,所以 small talk 這行為讓人不習慣。二方面是語言因素,small talk 因為很隨性,有些話會講得很含糊或用俚語、片語,很容易就漏聽,此時我只能露出「???」的表情,尷尬微笑點一下頭,交談結束。

我現在的做法是,看一些 YouTube影片,看看人家怎麼聊,然後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積經驗。遇多了就不怕了。當然,其實也是可以完全不 small talk,生活一樣能過,然後塑造一個酷酷的、有距離感的人設XD 不過,身為一個要跟人大量對話的使用者研究員,我最好還是多練習吧。

4: Fitness Center Group Class (free!)

UM 自然史博物館送學生的T-shirt,恐龍也要跳瑜珈!

UM 北校、中校共有三座學生運動中心,除健身器材、球類場館外,運動中心還有開辦一系列 Group Fitness Class,包含瑜伽、Zumba、有氧、Cycling、肌力…… 開學頭兩週,所有課程免費體驗。兩週結束後,學生可選單堂付費(一堂8美)或一學期的 Pass (55美)。

衝著免費,我把體驗課報好報滿XD

第一堂 Zumba 實體課排在北校區一個室外籃球場。教練是一個身材火辣的年輕金髮女孩,感覺也還是學生。陸續來了8、9個人,大家都一副生澀的菜鳥樣。教練用大大的笑臉歡迎大家,一臉欣慰地說,這是他這500多天以來(?)第一堂不再用 Zoom 上課的實體Zumba 課,看到我們這群人真是讓他非常感動XD

可能因為在室外,我們沒有遵循UM 要求戴口罩的規範。不過話說回來,早上10點的烈陽非常曬,還沒跳到累死就先熱死了。中途我終於忍不住跟教練提議,要不要移到旁邊樹蔭下跳?「這個提議很棒!其他人覺得呢?那我們過去吧!」

早知道這麼輕易被採納,我應該更早20分鐘提議站到樹下的……課程結束後,教練還對我露齒一笑說「謝謝你的提議,救了我們大家!」

呃……XD

這張椅子是M Den 的非賣品,我也想在家裡擺一張

後話

Medium 上看到一篇讓我最近有感的文章,作者很坦誠的寫下二字頭年紀過去、進入三字頭的感慨。其中有些部分感覺有點白月光(得不到的總是最好),但整體上我還是挺感同身受。節錄結尾一段話與各位分享。

You can look back at lost time in years from now and say “if only”, or “I wish I had”. And that would be a pity. Or you can go against the grain, choose to work towards your ideal life and push past temporary discomfort. Time will pass anyway.

Time will pass anyway. 能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如何花掉這些光陰吧。

--

--

Anne Chang

Mixed-methods UX researcher. Grew up in Taiwan, worked in East Asia, now study HCI & Data Science at U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