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 Fall ’21 上課心得 (1):Academic Writing I

Anne Chang
10 min readSep 25, 2021

--

第一篇獻給本學期最愛的課(竟然不是 SI的課XD)

AW 上課地點在 Chemistry Building,一棟外表方正、內裏構造別有洞天的理工大樓

開學一個月,最喜歡的課是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開給國際學生的 Academic Writing I。

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個人興趣,我本身就很喜歡寫作,並且想學好如何用英文寫作,所以這門課對我本來就有吸引力。

第二則歸功於授課者的功力。這門課的老師 Chris,一位目測60多歲的白髮女士。在寫作教學上有豐富經驗(上課教材甚至是她自己出版的書《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風格活潑,喜歡和學生互動;並且在她和藹老太太的外表之下,她實際上給我感覺是一個反應很快、很聰明、觀點很犀利的人。我很喜歡這種特質的老師。

從頭開始pick up 寫作

因為是給非英語母語的研究生開的課,Chris 知道要「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把這群對英文沒自信的學生們嚇跑。

第一堂課,先從互動開始,讓每個學生發言介紹自己的科系背景、英文寫作經驗、喜不喜歡,會不會害怕英文寫作。後兩者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卻是最重要的問題——讓這群學生稍微 open up,坦承說出自己對英文寫作這件事的想法與脆弱的一面。

了解一輪後,他用帶討論的方式,讓大家思考學術寫作與一般日常中的個人寫作、messegaing、寫日記等有何差別。Chris 是一個擅於引導討論的 facilitator (坦白說,很多教授並不擅長,所以這個能力彌足珍貴…..),他讓我很享受討論過程,並且從激盪過程中得到對學術寫作的新觀點。

第一堂課下課,他開了一個作業,用一頁 double space 的篇幅描寫一個在你的國家所發生的問題。

「不用擔心寫的如何,先寫出來就對了,」Chris 再三強調,「就算你之前只寫過 TOEFL 和入學文件(就是在說我),別擔心!從頭開始!」

讓內容說話

夾在各種爆炸的作業海中,我花了兩小時,在死線前交出我的第一篇作文。坦白說自己沒有到很滿意的程度,因為沒有時間好好改……(我是那種只要死線還沒到,就會不停改改改改到再也改不出東西的作者)。但沒辦法,作業太多了,而且這門寫作課畢竟不算學分,權衡之下只能擠出兩小時給它 😭

Chris 隔天就改完了,給了簡明扼要的Feedback:

‘Good organization. A main consideration here is to rely less on logical connectors and to instead use content to make connections. Also consider where readers may need more content to fully understand.’

第一眼還沒懂 logical connectors 是啥意思,查了以後(這篇)明白,應該是我的 transition words 用的次數太多,多到蓋過了內容本身表達的量。

我以前從來沒想過 transition words 也可以是個問題XD

Chris 解釋,某些特定類型的作文上(例如:限時考試的托福寫作),transition word 是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引導出接下來的想法,幫助人源源不絕、不中斷的寫,並且可以帶來張力,幫助審批者抓重點看(transition word 後面通常接重點)。

但是仰賴 transition word 的長期缺點是,寫作者容易覺得 transition word 足以達到了足夠的銜接,而懶於通過「內容」本身去撐起流暢的訊息流。Chris 直白地說,想一想你看過覺得寫得很優美的小說、文章、論文,有哪篇一直在用 However, Despite, Moreover …..應該沒有幾篇吧XD

“不要依賴 logical connectors;內容本身就是 connections。”

這個 feedback 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仔細想想自己確實有「仰賴 transition word 去轉折銜接」的心態。在第二稿編輯時,我試著完全不放任何一個 transition word,一個都不放。這麼做逼著我去認真思考,前一句話和後一句話,怎麼寫才有足夠的關聯去接起來,又能一句一句推動內容前進?

第二稿改完後,Chris 給了很正面的評價:

‘Very nice second draft. I’ve made a few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text, but these are relatively minor.’

於是接到了「用字」的細微差別。

為什麼用這個字而不用那個字

學術寫作與日常寫作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

Chris認為,差別不是內容“難度”。並不是吊一堆書袋、寫得讓人霧裡看花的叫做學術寫作。他認為一個重要差別在於:學術寫作看重語意表達的精準性 (preciseness)。

學術寫作講求沒有模糊地帶(ambuiguity),不讓讀者去揣測作者想說什麼或有錯誤理解的可能。當然,這不代表作者講話要「斬釘截鐵」;某些觀點上,作者可能會展現一定的保留態度 (hedge),但是這是有意為之的表達保留,和「表達模糊」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而這樣的差別,展現在用字遣字的處處細節中。舉例而言,It/This,is/can be/may be/might be,This/such,子句前後加不加逗號…… 這些小地方,對語意表達有什麼差別?

大致上,這些用字文法都沒錯,意思上也不影響整體內容表達,讀者還是能理解作者想說的話。但是,他們還是有語意上幽微的不同。如果要百分百精準——which is 學術寫作的理想要求——那就還是要理解其中的細微差別,並在編修文章時顧及到這些細節。

(By the way,我覺得這是英文與中文兩種語言很不一樣的地方。我一直覺得中文是一個詩意、充滿模棱兩可的意象的語言XD 並且因為這樣的特性,是一個很美的語言)

但是撇除語意上的差別,假如意義完全無差,那為什麼還會比較偏好某些 字呢?為什麼會有一些特定的詞語組合 (collocation)呢?更直接說,為什麼有些字在學術寫作上,有更高的偏好 (preference) 或重量 (weight)?

例如,為什麼用 eliminate,而不用 get rid of?

為什麼是 raise a question, propose a question… 而不是… drive a question?

face an issue 和 encounter an issue,兩種用字的“重量”有差別嗎?

以上這些問題,很多英語母語者也無法好好回答。但我覺得 Chris 很坦承地回答了我的疑問。(他解釋時,我好希望現場有自動錄音器,想記下他說的每一句話)

Chris 說,在他的語感裡,eliminate 和 get rid of 是一模一樣的意思,沒有任何差別。至於為何偏好單詞不愛 phrasal verb,一方面是因為學術寫作對於簡潔性的偏好(論文有字數限制;用越少的字能表達更多內容);另一方面,只能說是學術寫作者這個「圈子」(community) ,圈內成員對於特定用字的共同特定偏好。而寫作者為了要顯示自己也是圈裡的一份子,想獲得其他「圈內人」的認同,因此學習如何使用圈裡共同的、習慣的用字。

“It’s just how our group members have decided what kind of language works. It’s an academic bias. Grammatically both words are correct, but we just don’t use that word. I’m not saying it’s right. It’s how things are.”

這不代表 ‘violate the rules’ 是件壞事。語言是視使用者的需求不斷改變的,誰有資格決定「用什麼字」也並不是一成不變。但 Chris 提醒,如果要 ‘violate the rules’,你應該要是有意為之的,你想通過使用「不同」的字達到某種目的(喚起注意,提起訴求,展現個性……),而不是因為稀裡糊塗的隨便寫,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用字不同。

“Because your readers, the member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definitely notice (the difference), and they will question it. You’ll need to be prepared for an answer.”

好作者是寫出來的(‘This is the 40th version’)

話說回來,第一版下筆時,可以先不用考慮用字精準、用字偏好這些細節。這些細節是留到第二次或第 N 次編修文章時,才需要考慮的事。

很少有人寫作能一氣呵成—— Chris說,他這輩子認識這麼多寫作者裡,只有一個人,第一版就能寫的渾然天成、精準到位。這種人是所謂的 gifted writer,擁有上天賦予的寫作才華XD

但是大多數人,包括 Chris 自己,都不屬於這種人,而是靠著反覆練習、琢磨、修改,不斷讓自己寫出來的東西臻於完美。

他說,看到一篇寫得很棒的研究論文,可能會覺得作者好厲害,用字簡潔犀利,行文流暢優雅,然後看著手上的草稿和寫過的東西,自歎不如。

「但是別忘了,你不知道這篇論文是第幾個 version。也許有人來回改了25次,有人改了100次,只想修好一個特定的詞。重點是!不要拿草稿和成品比。」

「也不要忘了有些人在寫作這件事上付出多少時間。每個人願意花時間的事情不同,我沒有說一定要在寫作上花時間,也許寫作不是你的興趣,也對你沒有幫助。都沒關係!重點是,慢慢練習。如果有興趣,你就學,並且決定自己想花多少時間到達怎麼樣的程度。」

專注於成長(‘We are all learning’)

下課時問Chris,他大概花了多久才對自己的學術寫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自信。他想了想然後說,三年。他當年是研究生時,身為一個母語人士,他還是花了三年,去練習並適應那個圈子的”寫作“。

然後他認真的告訴我——大概我的語氣聽著很沒自信——關於寫作,每個研究生都在重新學習,無關乎是否是國際學生。因為很遺憾地,undergrad 的課程並不會著墨於寫作。他現在有其他課在教博士生寫作,這些學生裡有一大半是美國人,他們也需要從頭學習。

“We are all learning. You are not alone.”

這番話不知為什麼像一陣暖風般安慰了我。走回租屋處的路上,在秋日濕冷、蕭瑟的風景裡,我很突然地流淚了XD

在我感興趣的學科領域,我很想好好用言語及文字表達想法、和人交流。但受限於非英語母語的「缺陷」,時常感覺英文能表達的深度和速度只有中文的五六成。這件事讓我特別挫折。

舉例而言,上課發言時,我想講的東西有 A, B, C 及他們之間的連結,但往往只講得出 A;小組討論時,我自認中文環境下我是一個優秀的 note taker,能很快紀錄下想法並延伸激盪,但換成英文時,我的筆記只剩下破碎的單詞,甚至組不成一個流暢的想法。

我內心的自尊不斷喊著:「我可以做到的不只這樣!」當然,我知道我的組員和同學們根本不知道、也不在意我內心的小風暴。但是我自己…… 可能是因為知道「在母語環境可以做到多好」,所以在英文環境下做不到時,特別覺得自己好爛。

Chris 的話某方面點醒了我——不用過於 self- conscious。

也許我太過擔心自己非母語人士這個「缺陷」,而忘了來到學校,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來學習的,無論背景、能力、年齡、語言。成長本身即是目的,不是手段(a means to an end)。

每週都在自己想做好的事情上學到新東西,一點點也好,這樣就好了。

在那之前,We are all learning.

--

--

Anne Chang

Mixed-methods UX researcher. Grew up in Taiwan, worked in East Asia, now study HCI & Data Science at U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