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SI Fall 2021 申請過程及心得

Anne Chang
17 min readMay 15, 2021

--

拍攝於2020年秋,嘉義市立美術館

從2019年萌生想法至今,美國 HCI 碩士申請終於塵埃落定,最後申請了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Information,並成功錄取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for Fall 2021.

這段時間經歷深圳、北京、上海、台北四地漂泊,過程中一邊工作一邊申請,謹以這篇文章紀錄心得。我是工作了三年左右時申請的,可能更適用於有工作背景的申請者參考。

產生申請動機(2019~)

一開始的申請動機很單純:想在使用者研究的專業上變強,成為獨當一面的研究員!

回到2018年年底,我以初級使用者研究員的身份,入職百度車聯網團隊,在與其他資深研究員共事過程中,感覺相對於他們,自己的研究方法知識及能力不足,有點靠直覺,跌跌撞撞的四處摸索。

看到團隊裡的資深研究員都有海內外人機互動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心理學、統計學碩士等經歷,而我大學念商管,UX research 能力完全靠自學,於是我想,或許研究所的訓練可以讓自己的底子更扎實。

『研究所可以讓我更系統性地學習研究方法,成為更有能力的研究員。』

這是我念 HCI 研究所的初衷。工作又忙碌一陣,到2020年初下定決心申請 Fall 2021。買了GRE、托福、申請文件撰寫的書籍,然後從第一關——英文考試,開始邊工作邊備考的痛苦過程……

北京冬日的四合院雪景,不知道 Michigan 是否更冷

準備 TOEFL(2020.1~2020.9)

2020年初,在北京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念 GRE,大概瞎念三個月後(中間還經歷過報考了又因為沒自信考好而取消、付取消費的慘痛經驗😭),決定放棄 GRE。

有幾個原因:1. 工作是全職,且研究本身很吃專注力及思考力,下班後很難有多餘腦容量唸書 2. 從零開始準備,光是背單字就痛不欲生…… 3. 有想過報補習班,但是人在北京,對當地機構沒有足夠的認知及信心(雖然應該是有不少)

拖到五月,我實在沒自信能考到好分數;查了查不需要 GRE 的學校,至少還有兩三間不錯的選擇,於是就果斷放棄XD 轉而全心準備托福,想把托福衝一個好分數,彌補英文考試的表現。

7月回臺灣考托福。因為 HCI 科系很吃口說分數(UW HCDE 甚至有口說26分的硬門檻),主要心力都花在提升口說。這篇是之前準備托福口說,並考到口說28分的文章:

在 8月底搞定托福後(沒有考GRE 壓力減輕了不小XD),開始選校 & 準備申請文件。

選校(2020.9)

HCI 的頂尖學校集中在美國和歐陸。考量到UX Research 很吃語言表達,而我會的外語只有英語,所以我只考慮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而美國就業機會較多,最後決定只投美國的學校。

一開始,先通過 Top UX School 網站的佛心整理來看學校資訊(題外話,我好喜歡這位作者 Kaiting,希望有機會能當面跟本人說謝謝🙏):

接著,按照我的需求篩選學校,依序為:

  • 2 年 STEM Program,有充分時間準備就業,簽證壓力較小
  • 偏使用者研究導向,非視覺或設計導向
  • 在 HCI 領域實力較有公信力及知名度
  • 刪去我沒有經驗、也較無興趣的特定產業領域
  • (五月時決定)不看 GRE 分數

最後一個條件大大地限縮了選擇範圍XD 只剩下三間能去 &想去的 program ,分別是:

  • UMich MSI
  • UW HCDE
  • UC Berkeley MIMS

一開始的第一志願是 UCB MIMS,因為我很喜歡舊金山這座城市 & Berkeley 名氣大(雖然隔壁 Stanford 校園更好看些😎)。MIMS 要求學生有程式基礎,我還特別在 Coursera 上Python入門的課(卻剛好是UMich SI 的老師開的XD)。

而 UW 的吸引點則是多元的學生背景、有很多機會接觸業界的人(full time + part time 一起上課)、西雅圖工作機會多,有利畢業後就業。都是很實際的優點。(後來發現還有一點:相較UMich,UW 的學費好親民😭 但是這是申請上UMich 後回頭看才發現的……)

這兩家都是超級超級好的學校,上了做夢都會笑。

但是,只有UMSI ,因為跟我工作領域相關,而砰的一聲打中了我的心。

我到現在還記得,當發現 UMich 有一座自動駕駛測試中心 Mcity時,心臟狂跳彷彿要爆炸的感覺XD 心裡吶喊:「這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嗎!」

雖然我不是從小愛汽車,踏上汽車語音的使用者研究也是偶然,但是,在幾年的工作鑽研之下,我看到有趣的議題,並在跟同事/同行的交流中,發現有潛力的研究課題,而產生興趣想更深入地去探索、去了解。

從市場來說,中美是全世界最大的兩個汽車市場,中國的產業環境我已初步涉獵,而我或許能通過 UMSI的機會,接觸美國自動駕駛發展及汽車人機互動領域的議題,第一手參與這個領域的成長。

許多汽車領域的創新玩家是在加州,但密西根身為老牌的汽車產業龍頭,還是有些資源積累。把研究中心、相關領域教授的資源查了一遍後,我決定心目中的第一志願變成了 Michigan,並開始以 Michigan 為主,著手準備申請文件。

讓人心動的 Mcity 官網

撰寫申請文件:草稿階段(2020.9~2020.10)

首先是 personal statement ,這是 UMSI 的題目:

How have your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s, including cultural, geographical, financial, educational or other opportunities or challenges, motivated your decision to pursue a graduate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一開始,我在網路上到處查 HCI 的PS 撰寫方法及心得,並買了三本書:

  1. Graduate Admissions Essays》by Donald Asher
  2. 如何撰寫留學讀書計畫》by Fiona Hu
  3. 65 Successfu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pplication Essays》 by Dan Erck and Pavel Swiatek

其中,第三本對我的幫助比較小,主要是essay 範本合集(如書名),看完後只會覺得「這些申請者好會寫」,但還是不知如何下手……

而第一本和第二本對我比較有用,不只有essay 範本,還詳細說明一篇essay 的架構、怎麼樣是一篇好或不好的essay,對初學者起到更好的引導。

我特別喜歡第一本書。前幾個章節,它教你從頭開始 brainstorming :為什麼要申請、成長過程有哪些經歷而形塑了現在的你,而你未來想基於現在的基礎上如何發展;如何把想法組織起來,寫下第一版初稿;如何 edit, rewrite(還貼心提醒:不要過度 rewrite 以至於失去“你”的樣子,stay true to your writing!) ;有種從基礎開始教英文寫作的感覺,對我很受用。

於是從頭回想、挑選過去的工作經驗片段作為支撐動機的「寫作素材」:哪些研究專案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有最多的成長?讓我發現自己研究能力不足而想繼續深造?

除了寫作素材,在整個故事線上,我覺得要誠實地對自己發問:到底為什麼要申請?有什麼事件刺激了自己想投入 HCI 領域?受到淺層的刺激後,有沒有進一步深入瞭解這個領域,並想好自己要怎麼參與成為其中一份子?

或許還沒進入領域前,能接觸的資訊確實不多;但是,如果動機過於淺顯,只是一種印象或幻想「UX/HCI 是近年熱門領域」「畢業後可以做酷炫的設計」「在美國做設計/研究薪水很高」,而去包裝一種熱忱,我覺得多少還是看得出來動機強度的差別。

也許背景很厲害的申請者沒有差,各大學校搶著要;但是對於像我這種大學不是相關科系,GPA 不亮眼,沒有得過獎,缺乏相關學術經歷,完全是靠工作上的鍛鍊及啟發而決定深造,那我覺得,好好講清楚這一條動機—實踐—反思—的故事線,就特別重要,也是我跟其他申請者相比的唯一的優勢。

我最後選了我加入百度後第一個研究案作為 PS 的開端:在一月下大雪的北京凌晨某一個物流園區,訪談一群重型卡車司機,關於 AI 技術能怎麼幫助他們的運輸及駕駛過程。這個故事一方面本身形象鮮明、能夠帶入第一手訪談現場;另一方面主題也是我有興趣的 automotive 結合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是,這個案子的確啟發了我對使用者研究的初始熱忱,可以接觸各種用戶,幫助團隊了解用戶,提出方案,解決他們遇到的挑戰及問題。

在這一股初始的熱忱之下,我銜接後來的工作經歷;接觸到更廣泛的乘用車的車載信息系統;接觸到車內的語音交互領域;中間學到了什麼,又有哪些反思。全部拼在一起,初步形成了「我」這個人的第一版 PS草稿。

從公車站走往百度科技園的路上;每天早晨都有這段時間醒腦沉思

而除了 PS,UMSI 還有一個「5道問題」short prompt essay, 用途類似於 SOP,5題分別為:

  1. What are the critical issue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2. What are your aspiration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3. 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4. How will a UMSI education help you reach your aspirations?
  5. What would you contribute to the UMSI community and to the field as a whole?

(註:2021 Fall 申請只有4題,第3、4題合併,我到編修完了才發現XD)

寫 SOP 對我而言比 PS 簡單許多,畢竟5 個問題的框架很明確。前兩題,我總結我在汽車語音領域的工作經驗及產業議題觀察;後三題,我把 UMSI 的網站從裡到外翻了好幾遍,找出所有和「汽車、語音、人機互動」 相關的研究中心、研究專案、教授、博士生,說明我計劃如何參與研究專案、貢獻我在這個產業的觀察及工作經歷。很快就寫好了草稿。

在草稿階段,不用考慮句型、詞藻、段落編排等寫作本身的技巧,而是專注在先講出「內容」。尤其像我們非英語母語者,更無需在此時糾結句式,以免寫不出東西;待後續編修階段再來管句式。

寫好了草稿,我開始找 editor 進入文件編修階段。

撰寫申請文件:編修階段(2020.10~2020.12)

我用 PTT 和Google 找 editor ,最後找到了這位:

當時有看到好幾位 editor。而 Aboa 除了收費合理、多年編修經驗、有 HCI領域的編修經驗之外,還有一點是我最後選擇 Aboa 的原因—— Aboa 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並分享了許多關於英文寫作 & 學術寫作的實踐、思考、心得,甚至還有開過學術英文寫作的課。

看完 Aboa 的文章不僅讓我有所收穫,更讓我覺得:這位 editor 真的對寫作本身有熱忱。如果我要找 editor ,當然希望能找熱愛寫作的 editor ,而不是只把編修當作一份工作的 editor。

我特別喜歡 Aboa 這兩篇關於英文寫作的文章:

我請 Aboa 編修 UMSI 三份文件:PS, 五道short prompt, 一封推薦信翻譯。來回主要有三次大編修,但中間各種來來往往的討論、提問,溝通下來也有40 幾封信(!)

第一次編修針對內容本身,在文章整體架構及邏輯、example 強度及內容發展完整性上做討論並修改,也將文意不清晰、表達含糊籠統、冗長無重點的段落進行重寫。

第二次編修開始關注細節,包含 example 內容細節、語意的精確表達、琢磨用字句型,精簡冗言贅字,對段落進行更簡練流暢的編排。

最後一次是 fine-tune,再改一些細緻的用字、句式、格式,確定符合字數,確定無錯字等。

過程中,我特別感謝並欣賞 Aboa 三點:

1. 用編修經驗及審查官的角度,建議我如何調整內容

不夠具體的例子要補充細節;空泛的言論要改為聚焦一個點或乾脆刪除;每段都表達一個主旨,並一段段推進、形塑我這個申請者的樣貌;不說大話,而是呈現我做過什麼,觀察到什麼,想些什麼,作為我這個申請者 stand out的特質。

我也有請朋友看過我的文件並給 feedback,但我覺得一個有經驗的 editor 給出建議的深度及廣度還是有專業程度上的差異,寫申請文件時,還是盡量找到專業 editor ,還是能幫上很大的忙。

2. 簡潔洗鍊的用字及編排

這部分就是寫作實力的體現了,我特別喜歡 Aboa 能夠用一個字、一句話,就精準地呈現出我得用三四句才能表達出來的意思。

精簡文字後,不僅閱讀理解更流暢、直接、更有力度,且同樣的字數限制內就能放進更多更深層的內容,讓我這個申請者的樣貌更加豐富。

我還記得第二版編修文書傳回來時,我打開了編修前的版本,一行行對比編修前後簡潔程度的差別,心裡滿是讚嘆XD 我覺得「簡潔洗鍊」是學術寫作上很重要的專業特質,也是一個寫作者練度的證明。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修煉到 Aboa 的程度。

3. 編修過程中頻繁的溝通及討論

我雖然在草稿階段有先想好要寫哪些內容,但是畢竟第一次寫,對於什麼經歷要放、什麼經歷不放、從什麼角度切入描述,還是有許多困惑徬徨。這些疑問,我會註記在 word 編修檔或是直接在 email 提問,有時候一提就是一大堆,而 Aboa 都會很細緻地回覆、提供他的想法、觀點甚至本身經驗做為參考。

我很感謝這個有點像 one-on-one consulting 的過程,除了確保他作為 editor 跟我的思路想法是同步的,讓最後的編修文件能完整、真實而飽滿;這些討論也額外啟發了我很多關於寫作的思考。

從第一版到最後一版,我見證了我的文件從散亂的抒情雜文,到經過沈澱後呈現簡潔、流暢、成熟又豐富的專業文件。希望有一天,我的英文寫作能力也能夠達到 Aboa 的程度,我會好好努力的XD

推薦信(2020.12~2021.1)

冬天溼冷的上海,體感寒冷程度跟北京有得比

我很晚才處理推薦信,建議可在截止三四個月前甚至半年前就開始與推薦人保持聯絡溝通。

因為我的UXR 經歷都是工作上積累的,所以我的三封推薦信都是找業內人士:前公司的直屬研究主管、合作過幾個專案的設計主管,以及目前的直屬主管。

關於推薦人選,我自己的策略是找跟我有大量工作共事經驗的主管,而不是 title 更大但是平常沒有太多機會接觸的高層老闆。一方面,關係較緊密的推薦人,比較好掌握時間(畢竟不熟的老闆也不好意思一直催……);另一方面,在推薦信中體現出實際深入的互動例子非常重要,推薦信最好也要有一定的篇幅長度(1頁以上),能深度地側面印證你這個申請者的特質及優勢。

不過這只是我的例子,可能也有人找大那種業內名氣極大、一報上名字就保送、推薦信只要短短一句「這 candidate 我非常認可,錄他!」就通關的例子XD 反正我是兢兢業業的請主管們努力交代更多細節。

在詢問之前心中沒有忐忑是騙人的,特別感謝三位主管都非常豪爽的答應幫助我,也在很快的時間內就送出了推薦信。三封都是由我先擬中文草稿、請人翻譯英文,然後交給主管編輯送出。

特別提醒:在申請頁面提交推薦人資訊時,一定要記得 waive 掉審閱推薦信的權利。

UMSI 的推薦人系統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推薦人除了上傳推薦信,還要填一個問卷,關於這個推薦人的某某能力面向,在你帶過的同類學生/下屬來說是哪個百分級的表現(其中一位後來告訴我的)。因為 waive 掉權利,我也不知道我的主管們打了什麼分數,結果來看應該還行吧XD

等待及錄取(2021.1~2021.5)

申請完四月去台東,看波光粼粼的太平洋

我大概在截止日前兩三天送出了申請。然後就是經歷陶喆的那段歌詞:「等待~我隨時隨地在等待~」

不過因為一邊在工作,時間過得很快,倒也不覺得等待很難熬(看到 Grad Cafe 上有些申請者的留言,感覺我應該屬於相對比較沈穩的狀態 😎)。

只是偶爾夜深人靜時會想:只投了一間,如果沒上怎麼辦呢?

雖然從客觀角度上,我自認我有上的機會,畢竟我有清晰的動機,
有相關領域工作經驗,最後的申請文件也處理地完整而豐富,推薦信也是來自於我所熟悉且信任的主管們。我覺得我的資歷及動機都不輸人。

但是也有可能,也許中間系統出了什麼差錯,哪一個文件沒送上 (UMSI 的申請系統有做防呆機制,會反饋是否有確實收到,這一點比較好,但確實有聽過那種以為上傳了文件實際失敗的例子);也許這一屆申請者都特特特特別優秀,都是萬中選一,而我差了一截……

我自問:如果沒上,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也不能怎麼辦,就繼續工作一年累積經驗吧。(突然感覺很佛系? 😅😅)

其實到後來,在我一邊工作一邊累積實務經驗的同時,我發現在工作過程中,我的研究能力確實有在慢慢變強。

我對於研究方法規劃的判斷更準確、對於研究執行過程的細節及需要預先設想的問題都更嫻熟,也慢慢能從領域專家的觀點,提出一些問題或想法。我發現走過的路不會白費,在工作上我學到了很多。而當初的動機——『想要變強、想要成為獨當一面的研究員』,或許在研究所學習只是其中一個途徑,而在工作上的鍛鍊,確實也讓我朝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但是研究所能夠給我一些不一樣的理論、刺激及鍛鍊。此外,如果我未來想要離開中國車市環境,到美國或其他在發展汽車互動科技的市場,美國 HCI 研究所會是個很好的銜接歷程,幫助我適應新環境及練習英文表達、學術寫作、研究能力。

所以工作跟唸書的途徑都可以的。總是可以找到一條前往目標的路。

因為抱持著如此心平氣和(?)的態度,在五月終於收到錄取通知後,當下我的感受是在漫長等待終於塵埃落定的放鬆感,一陣短暫的新奇及快樂感,接著是五味雜陳的感受:要辭職了嗎?要交學費了嗎?男友怎麼辦?等等XD

但是總之,在思考兩三天後,我確定會去唸 UMSI Fall 2021。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就讓自己的人生旅程開啟一段新的章節吧,或許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結尾

在過程中,我爬了很多申請心得文,也跟許多人聯絡、詢問問題。謝謝各位在過程中提供建議、分享經驗,也謝謝當時那些申請完後撰寫心得文的作者們,給了我更多不同的思路。

希望這篇個人申請心得,能對其他 HCI 領域感興趣的申請者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或想知道更多細節,也歡迎通過 Medium 留言或 LinkedIn 和我聯絡。

期待大家都找到追尋目標的道路,共勉之!

--

--

Anne Chang

Mixed-methods UX researcher. Grew up in Taiwan, worked in East Asia, now study HCI & Data Science at U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