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總結:2021大事記 + 2022 的嘗試

Anne Chang
9 min readJan 11, 2022

--

2021年12月攝於芝加哥,千禧公園溜冰場

現在是美東時間2021年12月31日晚上11點,決定用這1 小時很快地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寫述職報告的語氣)。

edit:寫一寫變成舊文連結大全+芝加哥旅遊照片集……如果你還沒看過我的,呃,過去這一年的自言自語(越寫越隨性),here you go!

2021 的轉捩點

  • 1月,在上海某間咖啡館,在檢查所有表格文件也許有一百遍後,小心翼翼按下 UMSI 的線上申請遞交按鈕。特別感謝前老闆們,雖然我很晚問推薦信,仍很即時地幫我交出。(申請心得寫在這篇
  • 2月到5月,回台灣隔離,回家住,去公司的台北辦公室上班。離開兩年後重新長時間回到台灣,重新體會台北上班族的生活,覺得住台北真好,有咖啡館有運動場館有書店有家人,好幸福。
  • 4月,去台南玩。台南的街和小吃真舒服,可以踩上好幾個月那種。台文館的展覽讓人感動。大約同一時期收到了UMSI 的錄取通知。權衡了要把所有存款都丟入學費裡,以及生活變化、感情結束的可能性,決定還是給 UMSI 一個機會。(當時一些想法寫在這篇
  • 6月,想了想關於未來,然後覺得自己很幸運地擁有四海為家的機會,但是不知道最後會去哪裡。也許一個人過一輩子也是一個答案。(如果有面試官問我五年十年規劃,這就是我的其中一個答案……)
  • 7月到8月,辦簽證、辦文件,準備前往密西根。(流水帳在這篇
  • 9月,開學了,開始進入英語環境。 (流水帳在這篇
  • 10月,課業爆炸,累積對於英文不夠好、社交尷尬、身為局外人的低落感。意識到不可能100% 投入所有的課,只能做選擇。(寫在這篇
2022年1月攝於紐約回密西根的飛機上
  • 也是10月,呈上,在這段時間,反而是 ELI 的老師們在這轉折時期和我有許多交流,成了我的情感寄託。這學期上的 ELI 592 和 521 我都很推薦,前者成為我在討論跨文化交流時的發言樹洞(如果有時間我會專門寫一篇心得文);後者不只讓我寫作速度提升,Office hours 的閒談也成為我每週的放鬆時刻(寫作課心得在這篇,下學期好像是另一位老師教,不過還是很推薦給非英語母語的朋友)。
  • 11月,生日。一整個月都享受生日的膨脹漂浮感。
  • 12月初,很多課陸續進入尾聲。慢慢能適應學期步調,跟組員磨合出比較好的理解,從課堂夥伴培養成朋友關係。感覺很不錯,彷彿在點點滴滴建立連結。
  • 12月中,學期結束了,準備開始放 winter break,懶散地把找實習的事拋在腦後。迎來千辛萬苦從台灣來的老媽,和老媽一起去(冷風刺骨的)芝加哥度假。
2021年12月,攝於芝加哥中央車站

2021 最有啟發的幾段話

有時候會在一些不經意的對話、書摘中找到靈感,今年來到美國,生活環境有了較大的變化,在跨文化交流及工作職涯的追尋上,有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語言中心老師:“I’m not just one thing”

學期末,ELI 592 (American Culture) 的最後一堂課,邀請3 位身為移民的教職員來討論、分享適應跨文化生活的個人經驗。其中,一位講者的態度是『放開心胸擁抱美國文化』。而我的老師(本身也是美國移民,一位有蘇格蘭血統的英國人)對此的回應很有意思也很真誠,無意間讓幾個月來一直感覺是『局外人』的我找到共鳴。以下是她當時的對話:

“I definitely embrace the winter (in Michigan), but I don’t embrace the American culture in its entirety. I am definitely in between spaces, but that’s who I am as a person. It’s my identity. Even when I was in Britain, I wasn’t a hundred percent British person. I was always between boundaries. I was never totally English because I was half Scottish, and I identify strongly with that. I’m a person who thrives on the margins rather than being at the center of a culture.”

“So when [another speaker] said the only way is to embrace it, I really felt instinctively No. I can’t because I’m not just that! I am other things too. So that was a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 to me, that I felt ‘No, it’s not me’, because I can’t just be that one thing.”

是他的這段話讓我釋懷,讓我想『擁有多個文化認同』並不是一件應該被譴責的事。也許因為他年紀比較大了(?),歷經世事,看起來在各種文化夾縫中過得很自在無負擔XD 我看了很羨慕,我也想要能拋下別人的眼光,來自親友或陌生人的扣帽子的眼光,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有趣的是,開學第一堂課時和他有過另一段對話(寫在臉書),我那時候問他,接受新文化是否意味著失去原本的文化。他的回答很簡單但很有深意:I don’t think it’s a loss, it’s a gain. You become a more intercultural person. 從台北漂到深圳、北京、上海,再到密西根,那段話讓長期一直感覺身為異鄉人的我淚流滿面。

他還提到,有時候最會指責的人就是你原來的文化群體,因為你吸收了其他文化的養分後導致『我們不一樣』。但是如果因為某個人『不夠像我們』而進行排斥,這樣狹隘的群體認同真的是我要的嗎?即便其他方面多麽優秀,我也不想成為這樣的群體其一吧。

2021年11月,攝於底特律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渡船導遊:“ I live in a small community”

新年前去芝加哥坐觀光遊船,渡船導遊介紹著河道兩旁輝煌漂亮的摩天大樓們,過程中無意間說了一段話:

People often asked me how I manage to live in a big city like Chicago. I told them they are wrong. I don’t live in a big city. I live in a small community in a big city.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話點醒了我,真正重要的不是住在哪個城市,是在那裡認識的人。對於『住在芝加哥/住在紐約』的印象可能住在一個車水馬龍的繁忙都會區,每天有很多複雜的人事物要應對。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只會有那幾個長期互動的人,建構出一個熟悉的、信賴的小群體。並不是在大城市就會認識一大堆人(人們往往這麼假設),城市只是一大堆陌生人像沙丁魚罐頭擠在一起;裡面真的會對彼此產生意義的,也就一小撮惺惺相惜的人。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這群人,並珍惜與他們建立起來的連結吧。

2021年12月攝於芝加哥

作家/設計師:“It’s normal to take a while”

也是在芝加哥,美國作家博物館(American Writers Museum)。

攝於芝加哥,Amercian Writers Museum

上面的話有點呼應以下這段話。是我今年年初看到的,講的是關於『認為自己的作品不夠好』這件事。每次當我覺得自己做出來的研究很差,我就拿出來告訴自己:I’ve got a good taste,我對一個好作品該是什麼樣子是有直覺的,只是實踐的能力還跟不上,而這種狀態只會是暫時的。這樣一想我就不會對自己太苛刻,因為我會相信通過實踐,my work will be as good as my ambition. 後來分享給一位設計師前同事,他也在其中找到共鳴。

(請忽視我小孩子般的手寫體XD)

最後,2022 的一些嘗試

一些今年會認真試著做的行動:

  • 用英文寫 Medium,習慣直接用英文表達思路。(希望不要因為寫太爛流失興趣……)
  • 看完 “On Writing Well” 及 “Hidden in Plain Sight” 兩本書。
  • 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例如去溜冰(其實運動量不大,只是好玩…..)、打壁球、跑步。
  • 從喝牛奶咖啡慢慢變成喝黑咖啡。減少零食量,增加蛋白質和蔬菜。
  • 社交或課堂活動,感興趣就參加,盡量不因為非英語母語而退縮。
2021年,攝於密西根大學溜冰場 Yost Ice Arena

在 high level 的層面,給自己一些行為準則:

  • 不把自我看得太重,學校就是一個(相對安全地)嘗試錯誤的地方嘛。
  • 呈上,也不要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標準。過程是一個手段,但是本身也是一個目的。
  • 不去 judge 任何人的價值觀或選擇。給人貼標籤很簡單,但大部分時間只是滿足自己扁平的臆想。
  • 在環境容許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做一個忠於表達自我想法的人。大概不會所有的想法都能找到人理解,那也沒關係。
2021年,攝於密西根大學音樂廳 Hill Auditorium

先從這些開始吧,這些已經有嘗試、感覺有機會做到的新年新希望。雖然設定遠大的目標也是一種自我激勵方式,但從過去屢屢淪為空談的新年希望來說,今天的清單看起來比較容易成功。XD

大家新年快樂!

--

--

Anne Chang

Mixed-methods UX researcher. Grew up in Taiwan, worked in East Asia, now study HCI & Data Science at U of Michigan.